跳到主要內容區

卓越宜大 深耕在地 讓世界看見宜大

 

一、領航校務發展—積極爭取資源,投資於教師及學生,並善盡社會責任

面對瞬息萬變的環境,校務管理需要專業堅實的基礎、熱誠效率的團隊、積極有效的溝通、正確明快的決策等要素,而推動校務發展所需資源是多元的,學校應加強對在地產業募款,強化校友服務及聯繫,爭取各方資源,將資源投注於本校師生,亦應積極投入校務研究,規劃校務發展策略,提高行政效率、打造愉悅的行政環境、並進行校區規劃及優化教學研究品質,以持續強化本校競爭力;最終目標為深耕在地、回饋社會,善盡社會責任。

 

二、落實卓越教學—提高在學生的能力與價值,強化本校競爭優勢

在既有8年教學卓越大學的基礎之上,透過教學創新,兼顧學生人文素養與專業競爭力,強調「服務學習,走入社會」之精神,著重學生「軟性技能」的學習,包括「良好工作態度」、「團隊合作能力」、「表達與溝通能力」、「穩定性與抗壓性」等,致力於培育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主動關懷社會情操及宏觀的國際視野。給予在學學生優質的教學環境、課程規劃、生活照顧、品格教育與就業輔導,鼓勵學生及早進行職涯探索,做好職涯規劃,除能達提高學生能力與價值的目標,亦可藉以提升本校競爭優勢。

 

三、營造優質校園—以優質的教學環境作為卓越教學的根基

為營造本校師生優質之教學、研究、學習以及生活環境,將積極督促神農校區各項機能之建設與營運,例如學生活動中心、溫水游泳池、學生餐廳等,工程進行的同時,亦將進行校內之空間調整與活化,改善空間使用效率,讓校園整體環境更臻於完美;此外,亦應積極爭取及規劃各校區與校地(五結校區、城南校區、民權眷舍、和洋建築、大礁溪林場等)之發展,提供優質的教學環境作為卓越教學的根基。

 

四、以產業4.0創造在地價值—大學是學術研究的殿堂,也是帶動社會進步的動力

大學是帶動社會進步的動力,本校立足人文底蘊豐厚、自然環境優美的宜蘭90年,基於社會責任,應責無旁貸地肩負起區域創新整合的角色。在生產力4.0世代,人才培育應有新思維,所需的教育不是設立新學系(所)的問題,而應創造一個融合各專業學系(所)間彼此滲透貫穿的人才培育環境。因此,未來將鼓勵教師以科際整合多元思考的創新模式,組成跨院系(所)特色專題團隊,密切合作交流,連貫未來學生(上游)、在學學生(中游),至職場(下游)需求,建構學用合一的課程設計,更貼近業界需求,打造創客(Maker)中心,激發學生創意、創新與創業,讓學生畢業後與職場間無縫接軌,進而有效解決當前國內各產業人才短缺的問題;並整合社會資源、與地方各種性質組織發展合作關係,鼓勵師生投入社會參與,以務實之學術研究成果回饋社會,讓宜大帶動地方發展,創造在地價值,善盡社會責任。

 

五、強化國際移動—推動國際志工服務,加強國際連結,朝「讓世界看見宜大」的目標邁進

為培養學生國際移動能力,本校應積極拓展國際交流合作事務,規劃提升國際事務中心為國際處,以開拓學生國際視野、建構國際化校園、提升學生國際溝通能力、厚植學生國際移動潛力、並積極拓展境外生生源。配合新政府新南向政策,加強東南亞僑生招生業務,推動移地教學、國際志工服務(如:神農國際志工計畫)、加強國際連結(雙聯學制、國際認證)、參與國際學術組織、建立國際學術合作、開拓國際產學合作能量,提高宜蘭大學在國際間的能見度,並提升國際競爭力,讓世界看見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