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翻轉地方,鏈結全球 —國立宜蘭大學用行動詮釋永續未來的教育責任

2025.07.30
綜合業務組

在全球迎向低碳、永續的浪潮下,高等教育機構扮演的不僅是知識傳遞者,更是社會改革的推手。2025年,國立宜蘭大學再次證明,即使身為中型公立大學,仍能以扎實作為,於各大永續與高教評比中屢獲佳績,成為「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的關鍵力量。

多項全國肯定,宜大站上永續高峰

從去年首度發布 《2023永續報告書》起,宜大即展現推動永續的決心。2025年4月,榮獲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永續報告書組績優獎」,成為全台少數以系統性方式揭露ESG指標與實踐成果的大學。5月,再奪「2025台灣農業永續獎」永續農業推廣教育獎銀級獎,展現結合農業教育、地方創生與青農培育的深耕實力。而在《天下雜誌》最新公布的「2025年USR大學公民調查」中,宜大以黑馬之姿勇奪中型公立大學全國第4名,尤以「大學永續績效互評」項目獲得10分滿分,是永續治理與教育承諾的強力背書。

P1
國立宜蘭大學榮獲2025年第六屆遠見USR社會責任獎-永續報告書組績優獎

THE世界排名大躍進,SDG 17 躍升全球201–300名

在國際舞台上,宜大同樣備受矚目。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中,宜大在「SDG 17:多元夥伴關係」名列全球201–300名,大躍升600名,排列全台第12。該指標衡量大學如何透過國際合作、產官學連結、社會參與達成永續目標,顯示宜大在推動全球與在地協力上已走在前端。此外,宜大亦在SDG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SDG9(工業化、創新與基礎建設)、SDG15(保育陸域生態)等領域取得傲人成績,從農村綠能、智慧農業到生態保育,以具體行動推動環境永續。

校務評鑑全項通過,取得六年最高認證

在高教體系面臨轉型壓力的此刻,宜大卻穩健前行。今年公布的「113年下半年校務評鑑」結果中,宜大於四大面向「校務治理與經營」、「教師教學與學術專業」、「學生學習與成效」及「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皆獲肯定,並取得最長六年期認證。評鑑委員盛讚宜大於制度創新、教學支持、社會實踐等層面具備高度整合與執行力,為大學立下新標竿。

P1
國立宜蘭大學校長陳威戎表示:「宜大將持續凝聚共識、務實革新,深化教學與社會實踐,以宏觀視野、積極作為,穩步前行。」

聚焦三大核心戰略,打造智慧永續新典範

面對即將到來的百年校慶,宜大提出三大發展願景──永續(Sustainability)、智慧(Intelligence)、移動(Mobility),簡稱「NIU-SIM策略」。其中包含打造低碳綠色校園、發展東部AI基地、推動跨域與跨境學習,全面驅動學術、社會與產業的下一波升級。

2025年,宜大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中再創佳績,獲得單年補助高達7,133萬元,創下歷年新高。自2018年以來,已累計爭取近5億元,彰顯政策信任與資源整合能力。

從宜蘭出發,走向世界:大學的地方創生新典範

作為「以農立校」的典範大學,宜大長年關注農業轉型與教育創新。透過USR計畫積極投入農業科技、食農教育、青農創業與地方創生,獲得「2025年USR調查」專案「永續農業」高分肯定。宜大亦與NVIDIA等科技巨擘合作,於農業與工程領域導入AI與物聯網技術,實踐數位轉型。在國際鏈結上,宜大透過與全球多所知名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海外實習與國際工作坊,並舉辦Demo Day 展示研發成果,促進產學交流,全面加速研究落實與技術國際化。國立宜蘭大學正用一筆筆數據與一項項行動,翻轉地方。從農業轉型、USR實踐、永續治理到全球鏈結,宜大正站在大學社會責任的最前線,不只深耕宜蘭,更讓世界因它而有所不同。在台灣高等教育持續邁向深耕、開放與永續的未來時,宜蘭大學用自身經驗證明:一所扎根地方的學校,也能走出自己的全球路徑,寫下屬於這個世代的教育新篇章。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