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國立宜蘭大學參與「鴻海科技日 HHTD25」 以科研助攻智慧城市與企業永續,展現跨域合作成果

2025.11.24
環境工程學系

國立宜蘭大學陳威戎校長率領校內研究團隊參與「鴻海科技日(HHTD25)」盛會,於智慧城市展區中展示多項永續技術成果,以科研能量助攻臺灣企業永續發展。同時,陳校長亦受邀出席主題論壇,與合作夥伴共同簽署「永續農業 × 智慧循環」合作備忘錄,正式揭開雙方深化合作的新篇章。

p1
圖一、國立宜蘭大學陳威戎校長(左二)率領工學院李欣運院長(右一)、環工系系張章堂主任(左一)以及楊汶達助理教授(右二),等研究團隊參與「鴻海科技日(HHTD25)」,並與鴻海集團中央環保科啟動合作備忘錄簽屬儀式。

本次宜大展出成果由環境工程學系楊汶達助理教授研究團隊主導。團隊長期深耕學術研發與產業實務,承接由環境工程學系張章堂終身特聘教授兼系主任發起的校內亮點計畫-「113 森林資材利用與高固碳材料開發技術」,以農業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為核心,運用回收纖維開發生物可分解農膜,其技術理念扣合環境部主責之「資源循環零廢棄」關鍵戰略、循環署重點關注的「廢三渣」高值再利用,以及農業部積極推動的農膜回收政策。

p2
圖二、利用回收纖維製備環保生物可分解地膜以取代傳統塑膠農膜,並結合圖壤改良劑研發與導入,從農廢資源循環再利用出發,以高值化為目標,為鴻海科技日(HHTD25)帶來豐碩的成果與禮品。

在前期驗證成果基礎上,於今年更進一步拓展為「114 自動化規模化量產類水滑石製備纖維素環保地膜於宜蘭現地示範」,團隊成功運用回收纖維製作百米尺度之生物可分解環保農膜,具備自然分解、降低廢棄物處理成本、減少塑膠微粒暴露與塑膠製程高碳排等多重優勢,農膜分解後更能提升土壤肥力與增加土壤碳匯,展現場域示範的技術成熟度與環境效益。

p3
圖三、成果於宜大城南校區進行兩期作物試驗,成功種植玉米與秋葵等作物。

此次研發成果不僅為傳統造紙產業帶來淨零轉型新契機,也已順利完成技術與產業媒合,展現科研扎根與成果落地的社會價值。該項生物可分解環保農膜技術,亦與鴻海集團、全家便利商店、鴻旭科技及北科大、成功大學等合作夥伴推動的「咖啡渣循環經濟」計畫相互整合,進一步形塑跨領域綠色循環鏈,攜手共助臺灣邁向 SDGs 與 2050 淨零碳排目標。

國立宜蘭大學未來將持續透過跨界合作與科研創新,以前瞻技術與實證成果引領產業永續升級,為臺灣永續轉型注入更多動能。

 

瀏覽數: